從一月開始至今練了一陣子的沙灘排球
覺得自己彷彿回到十年前的學生時代
雖然看起來當然很不學生
但對排球的熱情以及在
球場上的歡樂感覺還是跟從前一模一樣
我不禁感到不可思議
身為一位兩個小孩的”老媽”
我竟然能再度擁有年輕時的活力 放鬆的心情
這都要歸功於先生的支持 還有我的勇於追求
誰說 有了媽媽的角色就得犧牲興趣?
就是因為這十年過得飛快
我更領悟不可以蹉跎光陰
我珍惜自己帶孩子的日子並且樂在其中
也珍惜自己可能有的潛力然後盡情去發揮
要在這兩者間取得平衡的確是一項課題
我喜歡善用每分每秒 不看電視劇不看小說也不發呆
餵小孩的時候 我就邊看home/garden channel
大力的吸收從中可以學習的經驗 佈置溫暖的家
等待小孩入睡的同時 我就在一旁的地板上練起瑜珈
我也不避晦的在馬桶上看書 這樣才能偷時間
在家裡走動的時後 我就一邊走一邊收拾 常常都用跑的
因此在我門家裡 不需要所謂”找時間好好整理”的時候
若需要講電話 我會用speaker phone 這樣我才能空出雙手
一邊摺衣服
習慣的養成絕對會讓一天的生活變得很有效率
週遭的人都覺得我們家小孩很好帶 所以我可以做這麼多事
不過我認為帶孩子的方式影響力還是大過於孩子的本質
我認為培養孩子功能的作息和獨立性是兩項
使我們家不需要犧牲”所有”時間處理孩子的最重要因素
我認為的功能作息有幾個特色:
一, 它可以讓大人有充分睡眠 二,它是可預期的 三,它包含有一段
長時間的午睡(e.g. 3小時)
因為培養出孩子這樣的作息 我才能有效規劃一天的計畫
而不覺得過累
至於孩子的獨立性像是我的六個月北鼻願意坐在我旁邊
咬玩具翻雜誌 這樣我就可以在一旁用電腦 偶而給他語言
和表情的feedback
我的33個月兒子可以自己用馬桶 我就不需要中斷煮飯的程序
帶他去廁所 如果他想在廚房”幫忙” 我就請他幫我收洗碗機的
鍋碗瓢盆 這樣一來他有可以做的”正”事 我也省力
就這樣 我能夠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時間 因為我知道我總是可以
多少偷到時間享受自己的興趣
除此之外 先生的幫忙當然不在話下 若不是他願意短時間獨立
看管兩個小孩 我怎麼可能去打球 兩個人的時間是需要相讓的
如果先生上班一天回到家什麼都不做 而太太在家也等於上班一天
晚上什麼都不做 那一個家就很難撐得起來
我很慶幸 有了孩子 我還能夠去追求自我成長的空間 從事自己的
興趣 學想學的東西 還有做喜歡的工作
現在我也不吵著回台灣了 因為既然在Santa monica
我就該把握每一天 看看這裡還有什麼可以offer讓我去做~
the way i look at this world

Friday, February 13, 2009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