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i look at this world

the way i look at this world

Tuesday, October 6, 2015

Where Does Freedom Come From?


回到美國的生活已三個月,上週終於開始想把生活焦點移到我的身上,一口氣就報了Sheila Kelly S factor pole dance workout. A place that empowers women, worship their beauty, follow instincts and find your strengths, and learn that we have full control over what we want to accomplish. Like all others, this place helps me to "wow" at myself. Once we believe we are a beautiful gift of God, then we would be amazed by each of the curves we find in our body; once we find our strengths of inverting on a pole, we know we could conquer just about anything down on the road of our lives. Women are born to be dominant and powerful. That is why we say Mother" Nature, instead of Father Nature :). It gives sort of the same concepts that this other class that I enrolled kids in, Tempest Freerunning Academy. Its signature ideal: Thru Freedom, Thru Movements. If you find a way to overcome an obstacle with your body, you learn to find ways to overcome obstacles in your life. Its the build up of this sense of I can, if I want ; I want, therefore I will.. . I is also a very powerful word, it basically sends the message of that I am the one in control. 9/30/2015

An Undervalued Women Issue

I have this huge issue of women's rights and their roles in this society .. For example .. If we think of our moms cook the best, how come all the famous chefs are guys ?  It is because women often give up being promoted or cant be devoted to career because they make sacrifice for their family ..
So if a guy is into food network, it can turn into a career, but if a woman is into it .. in most case scenario .. It naturally becomes part of the chores that she does everyday and is taken for granted, and the worst part is : No pay .
While wives feeling so thankful towards their husbands for earning money .. They forgot
and are not viewed as a worker who works inside the family and receives no salary .
I have seen many women in Taiwan were asked to stay home serving husbandskids
and the elderly ( often the parents in law ) .They have no money but keep on serving and staying loyal to their marital family no matter what .
No matter what means : if husbands have affairs , if they don't like the in laws , if they are demanded to have babies, if they are abused, or if they wish to live in a separate space from the marital family . Women are cheap . Getting married technically means you are sold .
Because you have tons of unpaid duties that keep you from getting a paid job. Without money in your own pocket, you are just gonna end up staying with the same unpaid duties even when you are not happy, which again, leaves you no time to pursue a paid job. Its like a vicious cycle.
Unlessyour other half is hypnotized to be loyal to you and nurture you in everyway he can, so you are insured with that type of guarantee. Unfortunately, it can not be true in reality.
Maybe that's why I tend to be attracted by western guys who are more likely to hold values emphasizing on individuals. But no matter what , I have learned that no relationship is ought to last for a life time , even it is bonded with a contract . It's a total foolish belief .

But a relationship "Can" last a life time in its natural , humane course. That's why I believe in living at the moment, and moment"s" could form a life time . 9/10/2015 ﷽﷽﷽﷽﷽﷽﷽﷽﷽﷽﷽﷽﷽﷽﷽﷽﷽﷽﷽﷽﷽﷽﷽﷽﷽﷽﷽﷽ e happy to ﷽﷽﷽﷽﷽﷽﷽﷽﷽﷽﷽

A Lifetime Lasting Relationship?

人的一輩子非得要跟著同一個人過嗎?無數的電影,小說,世世代代的前輩的婚姻總是不斷在告誡在啟發這樣的規則,一個人的心意真的可以用規則去界定?去訂出它永恆的形象嗎?活得夠久一個人有七八十年要過,也就是說若在三十歲找到另一半,我們需要跟著同一個人過五十年的生活,不管在這當中我們怎麼遭遇怎麼改變??這樣的規則說好聽是山盟海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但它是否有可能是一個心靈的禁錮?電影my favorite five 提到一個有成女性因為無法在同一個男生身上找到她需要的所有伴侶特質,所以他同時交往五個男生各取他們有的一項特質,雖然結局是他找到真愛,但真愛難道不是只有當下能肯定能符和,怎能知道彼此適合一輩子?能在不同男人身上得到不同需求的滿足,這樣吸引我,中國歷代帝王,不都一個個有自己的my favorite 100? 200? 而且還新舊交替?在以為找到真命天子的那時,怎會知道在無限延長的時空裡, 每一件你以為已經是結果的事情,恐怕只是過程,而且是過程中的極小部分。 7/28/2015

讀過的一篇文章分享提到兩個人要能夠一直一起必要的條件是能夠持續給對方啟發,也就是說兩人都要能探自己的險,產生自己的心得和新意,並帶給對方影響。我和林先生在這各自生活的時空當中是否能更充分的探險?聆聽自己心靈的需求並得到滿足?這個論點我很認同,也發現隨著年齡漸增,自己在心靈層次上所需要的滋養越來越重,也許我有潛力成為白頭偕老一族,但實話是,我暫時還割捨不掉對my favorite five 的嚮往。今天從十二街騎單車到amandine , the brunch place where James and I used to go. I did not know if I could make it this far, but I felt like coming here again. Without him, but with the memory of him, I want to see if that brings me a whole new experience to our relationship. I wish he could just be more nurturing, gentle and romantic (at Amandine) 8/12/2015

Wednesday, April 13, 2011

In Love with Bachata

回來台灣九個月
之前我一直沒有辦法想像自己長待在台灣
生活裡充滿許多的苦悶
在與人的互動中需要承受超額的期待,誤會和不諒解
需要適應是當初回台可以預期的
只是沒想到會是這樣悲苦的感覺
在我身上向來能夠散發出的熱量
早已被陰鬱寡歡淹蓋得無影無蹤
因此隨時抱著打包走人的心情
反正獨立慣了 我到處可以為家
只要能逃離令人窒息的空氣
或許就能夠再度看見自己的顏色


第一次聽到bachata的音樂
是在2001年底在美國的時候
當下就愛上了
但卻不知道為什麼非要等到十年後
我才開始正式的認識它 要說後悔
這可能會是我第一件後悔的事:
"不懂得抓住年輕的歲月享受這樣的音樂"
在前些日子裡 它徹底趕走我的憂鬱
讓我再次體驗快樂 把負擔扔到一旁
沉浸在Bachata的音樂
時而快活 時而悲亢 時而浪漫 時而性感
在旋律當中大方地擺動 忘情地陶醉
藉由這樣的音樂可以釋放內在的能量
使我的心靈掙脫束縛揮霍熱情
進而儲蓄面對困難的力量
原來早在十年前bachata的旋律就一直停在我的血液裡
十年後的我要用肢體去展現它
我又開始找到自己的顏色
I am definitely in love with Bachata…


Bachata 是令人快樂忘憂的音樂
它的舞蹈更讓熟女展現性感風貌
節錄我鍾愛的幾首歌:
-“Ven Tu” by Domenic Marte;
www.youtube.com/watch?v=k66H66UMZMc
-“AMOR DE MADRE” by Aventura;
www.youtube.com/watch?v=h-K8AnsKR-8&feature=related
-Casual sexy 的bachata dance;
www.youtube.com/watch?v=2cehkSxOLNA&feature=related
(曲名Te Extrano by Extreme)

見識過bachata後怎能不愛上它呢!

Tuesday, June 1, 2010

Goodbye and So Long

今天送哥哥去學校
剛好每週二的音樂課即將開始
聽到音樂老師在教小朋友台詞: goodbye and so long
想必他們是在練習六月份畢業典禮的表演吧
哥哥也是畢業生之一 儘管學校只待了一年……
因為這次是我們全家要對美國的一切說 goodbye and so long

記得每次回台灣玩 我總是興緻勃勃 不大想回來
就算回來了 也會有一個禮拜的低潮期搞自閉
這陣子一直忙著變賣家具和裝箱 不知不覺再沒幾個禮拜
我們就要離開了 警惕的感覺竟然開始浮出檯面:
現在所看到的走到的經驗到的 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三分之一的人生在美國渡過 我有著對回台灣的興奮期待
同時也感受到即將離別的哀傷

向來, 過年過節總是讓人不由自主地浮現失根蘭花的情緒
同事問起我有什麼計畫 我也只是平淡地解釋道節日對我而言
只是多一天休假而已
沒想到 在這一直教我無法 或者說是 教我拒絕生根的土地也會有
捨不得的朋友,食物, 地方和例行
人生不就是這麼多的聚散離合 即使選擇作為留下來的人 也會因為周遭
的人要離去而分別
想來想去覺得珍惜的唯一方式應該是要能認真地活在每一段時間裡好給
自己學習和收穫 在回想時能帶著懷念的微笑
幾次回台灣都曾感覺到自己彷彿從切割消失的時空中又回到現實
當初離開時的景象和心境是我對生活在台灣最後的記憶
那年我才二十二歲
但開始數算自我的成就 就能確定其實就在這段消失的時間裡 我已經在
另一個空間當中完成一些實現-----遠超過當初來到這地方所抱有的期望
原來 在陌生,恐懼,克服和習慣的無數循環之中 我竟已是抱著台灣心 懷著美國情
如果這些年 我當往返台美的班機是搭上一班要坐很久的公車
載我到很遠的地方 好以這樣的方式拉近家鄉的距離
那是不是現在我也要將這裏想成一個只是需要搭很久的客運才能到達的景點呢?

Thursday, December 24, 2009

媽咪真偉大

隨著計畫著要帶寶貝們去hiking的日子到來
我竟然不爭氣的鬧肚子痛
一連三天 每幾分鐘就發作一次的絞痛 弄得我筋疲力盡
也幾乎不敢進食 只能少許補充一點水分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因此體力也跟著往下掉
從清早就掙扎到底要不要取消這次行程 加上第二天要上班
覺得可能還是待在家比較保險 但是又考量不想讓兒子失望
最後還是在幫寶貝換裝完畢的那刻
決定了今天就是要看著他門快樂的去hiking
於是忍著腹痛和略駝的身體 我們一家踏上hiking的步道
一路上我三不五時的需要蹲下來 忍過絞痛發作的幾秒鐘後才能再往下走
但是轉過身 看到寶貝們可愛開朗的笑容 在山林裡東張西望的表情
我的心裡就覺得非常安慰和值得
此時我抱病還是要去hiking的目的變得更加明確:
就是不想讓孩子失望, 就是想看到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
沿路上就像這樣子停停走走 看到先生摘了一朵花送給我
老大也很體貼的摘了一朵給我, 說: mommy you need flower,
because you are sick 天阿!我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兒子~
如果我沒來 又怎麼會知道原來自己的兒子竟然這麼懂得照顧媽媽的感覺
於是回程路上除了原本的腹痛外 我們還載著滿滿的歡樂和花朵
我一直在想 要是以前 我不可能為了任何人這樣忍耐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這個率性而為慣了的人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沒想到, 答案, 在問題一問完的剎那就出來了 根本不用多想
原來隨著孩子的降臨 忍耐包容和犧牲的能力也在同一個package裡面
自然地 瞬間地 落到媽媽的身上 從無到有或從有到更多
曾經在讀者文摘讀到一個真實記載
是關於一位媽媽如何英勇的在daycare中從歹徒手中搶救孩子
事後這位媽媽受到誇讚說她真是一個hero
可是那位媽媽卻只是謙虛的回答說 :I was just being a mom
說得一點也沒錯 我想這是最好不過的答案了
搶救孩子 是一種生物本能 和勇不勇敢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只要是媽媽都會做出一樣的事 因為這樣的能力在孩子出生時
就被賦予了
於是好吃的東西一定先往自己孩子嘴裡送
孩子病了不眠不休的照顧也是天經地義…..
我不禁回憶起自己的童年 我媽也是這樣對待我
不厭煩的幫我挑魚刺 生了病三更半夜還起來餵我吃藥
所謂養兒方知父母心 如此熟悉的一句話我卻也是到現在才體會它的意義
媽咪真的是很偉大 不過大概沒有一個做媽媽的人會用偉大來形容自己對孩子的付出
在我認為 這才是媽咪真正偉大的地方

Tuesday, September 1, 2009

快樂台灣行

一趟為期三週的台灣之旅到上星期六宣告順利平安的結束
先感謝上天賜給我們一家這樣的好福氣
這次旅行比起上次的nightmare 累的程度一樣但真的很開心
可能是第二次嘗試帶兩個小孩旅行 比較有經驗也比較耐操
加上家人或多或少的協助
能和家人一起 看到外婆的笑容 以及寶貝們和姊姐的小孩玩得很開心
一直以來想像的畫面美夢成真 真的很棒
另外就是我忍不住要好好回味一番的台灣食物 帶給我很大的滿足

這次終於有機會去到懷念許久的貓空大茶壺 餐廳
這間餐廳我大學時代就去過 最喜歡它的炸物和饅頭
記得回台前的幾個禮拜 思念它的味道到了作夢都要咬一口的地步
結果夢醒了發現身在美國 真的很失望
我們選了一個週間的early afternoon用餐 剛好避過了週末人潮
停車位也非常好找 店裡面的客人只有我們一家
因此無論寶貝如何鬼叫我都不需要擔心吵到別人
老闆耐心的向我們解說菜款和特色 加上山裡不時飄來的清風
頓時身體從裡到外一陣放鬆愜意~好舒服喔~ 原來選對時間地點
和孩子們一起吃飯也可以這麼享受 我如願以償的完成to do list
裡的一項


在延平北路歸綏街口?(希望沒記錯)有一家意麵王 這不僅僅是我的愛店
也是我媽自兒時以來的愛店 可想而知這家店的歷史甚為悠久
因為這家店位在已過時的早期繁華區 來用餐的人大多是本來就
知道這家店的”在地人”或是在地人的後代(像我) 現代的年輕人大概
也不會沒事跑到這一區 儘管如此 這家店的生意還是很好
它的餐點項目不多就是幾項麵米粉加小菜和冰點
依先生的理論 菜單少的店才夠專 做的食物才會好吃
我每次一定會吃它的乾麵 (醬很獨特夠味道又不膩) 餛飩湯 豬心一盤
和梅子冰或紅豆麥角牛奶冰 比起一般的麵食店
我必須要說 這家店面雖然小舊 但裡面的桌椅和料理檯都很乾淨
像我這種潔癖人 可以不需要舖衛生紙直接坐上去
它的食物和店面一樣清爽乾淨 湯就是湯沒什麼渾渾濁濁的雜質
我特別要提到它的湯意麵 是我懷孕時哭著想吃的唯一食物 (當然吃不到)
它就是一碗不油膩但有味道的清湯麵 我記得後來在士林中正路上
也有一家 自小吃他們家的麵 看到他們成長我也覺得與有榮焉囉


照慣例我們一定會去饒河街 夜市 喜歡上夜市是從大學開始
那時候三天兩頭就跑通化街固定吃一隻香腸 一碗滷肉飯和煮臭
豆腐(同一家) 前幾年返國時意外發現滷肉飯那家沒了
帶著遺憾我就對通化街沒興趣了
於是改去饒河街夜市 第一次去到那裡 我就覺得好好玩好喜歡
是一個可以吃可以玩可以買的地方 很單純的一條長巷走進去再走
回來就逛完也吃完了 在這個夜市裡我們一家可做的事就多了:
首先我們一定會被空氣中瀰漫的臭豆腐味吸引 在巷口就先點一盤
然後進去裡面會有獨一無二的燙魷魚攤 大排長龍的那家就對了
站著吃也覺得超好吃 脆滑的口感配上自己喜歡的醬汁 一個碗公的
魷魚只有兩個字可形容: 過癮

再來就會遇到中間攤的叫什麼三兄弟藥燉排骨---先生的”必吃”
通常是他吃肉 我喝湯 和寶貝們share滷肉飯
在這個夜市裡還有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春捲冰淇淋—我的”必吃”之一
繼續走到底就會是黏在灶壁上的胡椒餅 永遠都有人在排隊
到這兒轉個彎掉頭就是我們的回程路線
回程通常是我們的”採買”路段 我的便宜髮飾 路邊攤童衣玩具
姓名貼紙印章和一家專賣日本進口的童鞋店 都在這段路上 偶爾換
攤試賣的商品也會引起我的注意力 像這次我就買了兩個可以收納的
小箱兼坐椅(據說可以承150 kgw) 不用的話也可以收成扁扁的不占空間
非常實用一個兩百塊 這種東西在美國可就不是這樣的價位了

此次意外的發現在這夜市裡竟然有包心粉圓 我是這次回台灣才
第一次在羅東台灣傳統藝術中心吃到念念不忘
後來在夜市裡看到欣喜若狂 非吃不可 因為這家店我不得不再給
饒河夜市加分 當然往後我的”必吃”又會多出一項

這次逛夜市發現老大三歲多 對夜市裡的玩樂設施像什麼夾娃娃
射氣球 兒童投籃 浮球桌等等 非常有興趣 屢次脫隊擅自跑到店家裡面玩
大概是心情不錯又覺得很難得
我們就一項項陪他玩了一遍 玩完了有的還可以選禮物 兒子很開心
小心謹慎的拿著小禮物 看他開心我就快樂 我在想以後這些大概
也會變成兒子們的”必玩”清單了…:P


再來就是全省我指定的兩家珍珠奶茶----和大茶壺饅頭一樣常常
在我夢裡出現卻總是在還沒嚐到之前就夢醒了
一家是春水堂 一家是小歇 前者茶味稍重因此我更偏愛後者
在我認為 這兩家的奶茶茶奶比例適中入口芳香
沒有茶多會苦澀 奶多會黏膩的問題 春水堂放小珍珠喜愛口感的人
可能不一定喜歡 小歇放一般珍珠還會加蜂蜜 更為香甜
回台灣我一定要喝上好幾杯 每次喝下去都覺得好~滿足 好~喜樂
好像把半年來一年來錯過的量全部補起來才覺得對得起自己
結果兒子也跟我學著喝了起來堅持自己也要一杯還不准人家喝他的


最後呢 台大對面的臺壹冰店 還記得第一次吃到是2003年跟著
SBG打完球後去吃的還在樓上座位留下SBG團體照
間隔六年不知道中間為什麼一直沒有機會再去
這次特地把它訂在行程內 看看它的產品能否再次驚豔我
點了一盤我最愛的水果和最愛的圓纇組合: 芒果+芋圓煉乳冰
好吃極了!! 不知道為什麼以往我吃到的混合冰三種冰…等
都是冰和料分離各自形成自己的味道 這盤芒果芋圓煉乳 料都舖在上方
綿綿黏黏的放進嘴就是搭混著熱帶水果的香氣和口感 真的好好吃喔
於是搭機返美前的那個下午我們竟然很扯的坐了四百多塊來回計程車
又吃了第二回… 沒辦法 有著可能會一年吃不到的威脅 就無法
在意那四百塊…


我常在想到底牽絆著我對台灣留戀的是家人還是食物
我只知道我會在一通電話上得知全家人又去哪裡玩後
立刻衍生要搬回去的急切念頭
也會在吃到”纇”台式小吃的食物時
立刻吵著要再安排一次回台
不管是哪一項 它們有著共通點:
兩者都是陪伴我長大的兒時記憶
希望不只是兒時 往後它們也可以繼續陪著我
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我會再一次回到台灣